查看原文
其他

吉美林巴|本智光照—功德宝藏论:104发殊胜菩提心(6)

徹令多杰仁波切 真如妙意 2022-04-10
新书转载
把您的时间交给闻思修佛法

读书能改变您的人生轨迹。我们要遵循人性的规律,慎独律己,宽以待人。


转载分享

[本智光照—功德宝藏论]


作者:遍智 吉美林巴

讲记:堪布徹令多杰仁波切

口译:張福成


104、发殊胜菩提心(6) 

求取戒律者求取戒律的人若随随便便地去请求菩提心,菩提心是不能够在内心产生的。首先,求取戒律的人要积聚资粮、净除罪障,使自己的内心变成能够产生菩提心的适当器皿,如此去求取菩提心的戒律、菩萨戒,戒律才能够在内心产生。例如,想要把非常营养的食物放进一个碗里,如果碗本身不好,里面有一些垃圾,不管放进多么营养的食物,因为器皿本身不清洁,放进去的食物就不能吃;如果我们把器皿洗得很干净,再放进营养的食物,这样食物就可以吃了,对身体也会非常好。同理,我们现在内心的烦恼非常多,要把内心这些烦恼稍微清洗干净,之后再去请求菩提心,这样菩萨的戒律就可以在内心产生。如果要产生菩提心,得到菩提心的戒律,依靠的基础是这个身体,这个人身,应当要齐备什么条件?有两种情况。首先,在印度有一个广大行持的传承,就是圣无着的传承。圣无着的传承认为,要产生菩提心戒的话,所依靠的身体需具备的条件是:具备分别解脱戒里的任何一项。如果没有具备分别解脱戒里的任何一项,就不会产生菩提心戒。譬如我们现在作八关斋戒闭关,这八关斋戒的戒律是一天一夜而已,由这个戒律是不能够得到菩萨戒律的,所以它不是菩萨戒律所能够从由产生的基础;必须是具备七种分别解脱戒里的任何一项才可以。七种分别解脱戒是:在家居士分成男和女,称为优婆塞和优婆夷的戒律,这是两种;沙弥也分成男和女,所以是沙弥和沙弥尼戒两种;再加上出家比丘也分成两种,比丘和比丘尼,男跟女两种,加起来一共有六种,再加上善学女的戒律,因此是七种。得到这七种分别解脱戒里的任何一种以后,才可以再去求取菩萨戒。如果没有七种分别解脱戒里的任何一种,就不会产生菩萨戒。不过虽然是这样的情况,但佛陀在一部佛经里曾提到,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。如果自己的内心绝对不伤害众生,有这种坚决想法的话,就算根本不具足七种分别解脱戒的任何一种,他的内心还是可以产生菩萨戒的。针对这种想法而留下来的传轨是谁呢?叫作甚深见地中观派系的传承,就是具祥怙主龙树的传承。所以就分成两种了:广大行持唯识派系圣者无着的传承;甚深见地中观派系具祥怙主龙树的传承。这两种传承里,龙树的传承当然宽广多了,就算不具足七种分别解脱戒的任何一种,还是能够产生菩萨戒,只要他的内心产生绝对不伤害众生的想法,就可以产生菩萨戒。所以,这个传承是比较宽广的。无论如何,不管是圣无着的传承也好,龙树菩萨的传承也好,求戒律者本身积聚广大的资粮,非常重要。如果没有积聚广大的资粮,就不会产生菩萨戒。历史上,大佛尊阿底峡到西藏后,西藏有许多僧侣一起请求大佛尊阿底峡传授菩萨戒。大佛尊阿底峡只是坐着开示说:「如果以这种准备的情况来看,根本不会得到菩萨戒。」因此没有传授。但是僧众再三请求,第二次又作了准备,大佛尊阿底峡来了,看了之后说:「这些准备还是不够,以这样简单的准备,是不会产生菩萨戒的。」最后,这些僧众又再三请求,用尽了所有的力量,准备了广大的财物供养三宝和上师,大佛尊阿底峡看了才说可以,因此传授了菩萨戒。一般来讲,把自己的钱财物品分成三等分,一等分供养三宝,一等分供养上师,一等分当作养活自身所必需,这样来求取戒律;才能产生菩萨戒,否则是不会产生菩萨戒律的。所以,积聚资粮非常重要。--- 未完待续 ,敬请关注-- -



作者简介:


吉美林巴尊者(1730~1798),又称为持明无畏洲、智悲光尊者,是宁玛派近代最伟大的祖师之一,开创了广大而甚深的"龙钦心滴"宁提意伏藏法门。


藏历第十二绕迥木鸡(1730)年十二月十八日,尊者诞生于西藏南部充耶山谷的一个村庄。尊者被认为是藏王赤松德和布玛莫扎的双入化身,自幼聪颖过人,举凡所学,无勤自能通达。


六岁时,在充耶的巴日寺求学,上师为他取名"智悲光"。


十三岁时,尊者遇到了大伏藏师仁增图却多杰,顿时生起强烈信心,由此唤醒了他的智慧意,并获得诸多传承和窍诀。


二十八岁,尊者在巴日寺闭关三年。


三十一岁时,尊者来到桑耶附近的青朴第二次闭关。在此期间,尊者三次亲见无垢光尊者,并得到无垢光尊者智慧身的加持,此时大圆满的最高证悟在尊者的相续中被唤醒,获得到与法身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的成就。


三十四岁时,尊者从青朴迁至泽仁迥,此地成为了尊者余生的驻锡处。


土马(1798)年九月初三,在为弟子们传授了白度母修法后,蔚蓝无云的天空中,持续飘下雨丝,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芬芳。此时,尊者以圣者坐姿安坐,色身显现融入本初自性中。


龙钦巴《七宝藏论》的关键精髓

每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:“佛法真是真理,太殊胜了!”

声明:本公众号旨在转载分享学习,编辑排版过程中难免有误,原文来源“橡树林文化”出版社的《本智光照—功德宝藏论 显密分讲记》,请参照对比。


图片来源于网络(侵删)
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,感恩随喜!
▼更多精彩文章,请关注我们▼
把时间交给闻思修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